舊圓環於二零零二年改建成為「建成圓環美食館」,其後嚴重虧損,更名為「台北圓環」,於二零零九年重新營業,卻又因合約糾紛於二零一一年再度歇業;士林夜市即將於日後地下化,引起眾多觀光客與商家反彈。傳統市場翻新確實有其一定的風險,也許會導致原先存在的商家倒閉,或者周遭環境品質下滑,但在內湖地區,西湖市場成功轉型,以下是我們系列報導:
【記者/陳冠妤 台北報導】
「市場如戰場」,攤販間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前來用餐的人潮,每到中午,即是西湖市場內的店家們最忙碌的時刻,老闆一邊忙著算客人的錢、一邊忙著招呼其他客人,七手八腳的應付每個前來消費的客人。
因為地理位置上的優越,西湖市場享有豐富的客源,除了原先西湖文教區內的居民外,對面即是新興的內湖科學園區與金融園區,中午休息時間,美食街裡多半都是前來用餐的上班族。再加上市場與美食街的結合,讓不論是前來採買的婆婆媽媽或者吃飯的上班族,無須東奔西走。相對於一般的傳統市場,西湖市場翻新後增加了許多年輕一輩口味的店家,也吸引了更多年輕人。
現今的西湖市場,位於西湖綜合大樓內,由一樓生鮮市場與二樓美食街組合而成。西湖綜合大樓落成於民國九十八年六月九日,原先的西湖傳統市場為一層老舊的RC建物,民國九十四年配合捷運內湖線西湖站聯合開發規畫,整個傳統市場遷移到西湖國小周邊搭建的臨時棚營業,直到九十八年完工才搖身一變成為如今現代化的模樣。
鄰近地區的住戶張小姐表示,對於這項建設她本身沒有意見,只是心裡總會有一點擔心是否會像建成圓環一樣變成蚊子館,這樣就會失去很多從前就建立起情感的店家,好吃的小吃攤也會因此而離開西湖地區很可惜。但是現在看到市場可以經營的那麼成功她也很開心,從以前到現在她都是西湖市場的忠實顧客,她以後也願意經常去購物。
西湖市場的轉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方便、正面的,設施皆被妥善規畫,使用上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或不便。但西湖市場集中管理經營之後,原先與傳統市場相連的二八五巷人潮開始減少,張小姐也表明自己因為新的西湖市場建構的還不錯所以就去逛二八五巷的次數較以前來說相對減低。
當兩邊的生意人潮落差越來越大,這個對多數人而言成功的建設,便擠壓到少數人的經濟來源。到底周邊的商家以及顧客們對於這項建設是抱持著怎樣的看法呢?如此不平衡的消費狀況有沒有辦法改善呢?以下是就內外商家與顧客所做的分析報導,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討。
【記者/陳千聿 台北報導】
西湖市場位於西湖綜合大樓中,為台灣第一個和捷運共構的市場,它分為美食街和傳統市場兩區,美食街在二樓,而傳統市場在一樓。有別於一般戶外的傳統市場,多數西湖市場的商家認為,在室內的環境比較好,不論是衛生或空調等,都比在外面令人感到舒適。
綜合大樓的現址原為戶外傳統市場,但為配合捷運內湖線的興建,傳統市場需遭拆除,而當地攤販可自由選擇先至臨時攤位營業,待綜合大樓興建完工後搬進室內,或是直接將攤位頂讓。一樓傳統市場內攤販「家賓水果」的老闆表示,她原本就是這裡的攤商,民國九十四年八月時,因為捷運計畫搬遷至臨時攤位,並於九十八年六月正式進入西湖市場。而目前傳統市場內還是搬遷進來的舊攤商居多。
老闆:「這裡比外面乾淨,夏天也比較涼,客人也會比較想來,所以生意變好了。而且搬進來租金還是一樣,攤位也沒有變小。」
雖然在綜合大樓內設攤環境比較好,仍有攤商認為在室內生意反而變差。「福記菜攤」的老闆表示,因為在西湖綜合大樓旁邊有條小巷,那裏聚集了攤販形成小型傳統市場,在室內的西湖市場反而被獨立、分隔。附近居民逛市場時便不會想特別走進大樓,客源因此分散。老闆:「雖然客源少了,但還是喜歡在室內,因為夏天外面很熱,舒服比什麼都重要!」而當地雖鄰近內湖科技園區,但科技園區的員工很少在此買菜,他們多於二樓的美食(熟食)區吃午餐,對一樓傳統市場的生意並無助益。
魚攤老闆則表示她是少數在大樓蓋好後才搬進來的「新居民」。她先前在石牌設攤,但因發生車禍而休息了一陣子,期間不少熟客流失,來這裡是為了開發新客源。雖然她來此只有一年的時間,但已經有固定客源了。除了有達到原本的目的,老闆也為這裡的好環境感到開心,「室內有空調,不只老闆、客人舒服,生鮮也不容易壞掉。」老闆說。
【記者/溫耘安 台北報導】
西湖市場二樓是融合傳統小吃和創新餐點的美食街,古早味麵店、披薩、拉麵、鬆餅和現榨果汁應有盡有,少數店家已在西湖傳統市場擺攤二三十年,改建後,店家普遍認為生意沒有明顯變化,但衛生條件較佳,而乾淨明亮的座位和空調設備也吸引不少附近居民和上班族前往。
多數店家十分滿意現狀,也有當初傳統市場來的店家因為生意沒有變特別好,便認為和當時沒有差別,他們覺得環境變乾淨且有空調做起生意來比較舒服,但也有人認為冷氣不夠涼,多次向政府反映卻都石沉大海,麵攤老闆:「政府裝的都是『兩光牌』冷氣啦!都不會涼,反映也沒有用啦!」
民國九十七年四月於此綜合大樓旁興建完成「臺北市內湖科技園區服務大樓」,西湖市場美食街成了內科上班族用餐的好去處。賣「客家粄條」的老闆娘表示:改建後,生意雖沒有明顯起伏,客源變化卻很大,從前在傳統市場客人大多是來買菜的過路客或者專程前來的熟客,現在少了過路客,多了內科的上班族。
美食街內的攤位皆是向政府承租,由於建設前有和政府講定,因此搬入室內後房租並沒有上漲。此外,店家可自行進行頂讓,隨著客源年輕化,創新食品入駐,年輕人多半選擇多變的套餐或者西式的披薩、鬆餅……,從傳統市場時期擺攤直到現在的小吃越來越少,這些小吃的招牌上多半沒有店名,只有攤位編號和樸素的菜單,但他們真材實料的道地口味,是吃了一二十年的老客戶不變的選擇!
【記者/侯彤 台北報導】
中午吃飯時間,大樓的美食街裡聚集了許多準備用餐的人們,美食街裡充斥著各式美食的香味和老闆們的叫賣聲。西湖綜合大樓目前只有兩年歷史,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卻改變了附近居民的生活習慣。綜合大樓一樓是原本從外面臨時棚搬進來的傳統攤販,二樓則是原汁原味的美食寶庫。在二樓美食街用餐的附近鄰居陳媽媽說:「年輕小孩都要吹冷氣了,更何況是上了年紀的太太,比較喜歡現在這個樣子。」
西湖綜合大樓後面的小巷子裡還有一條傳統市場,當地居民表示,因為綜合大樓內的市場內食材並不是那麼齊全,所以還是會在外面傳統市場購買,但還是贊成這棟大樓的落成,畢竟大樓內還是比較乾淨舒適。在大樓裡的顧客說:「不會特別選擇大樓裡的店鋪,真的要買東西還是會選擇自己習慣的老店鋪」。
當我們問到會不會很想念過去的用餐環境,客人們有致一同的認為,二樓美食街裡的店鋪裝潢純樸,且都是過去舊有的老字號,對他們來說這裡的人情味有增無減,三五好友來到大樓用餐,可以在涼爽的環境裡用餐聊天,不用被天氣或是蚊蟲影響干擾。
【記者/劉于榛 台北報導】
西湖市場二十多年來從路邊攤到與捷運共構的現代化大樓,被稱之為「蛻變最多的傳統市場」,但對於這棟新蓋的綜合大樓,還是有許多不同的聲浪出現。六月十八號炎熱的中午,位於原本傳統市場而沒有搬進新大樓的一些店家告訴了我們他們願意留守在這裡的原因。
有著這麼一家菜攤,人來人往幾乎都是老客人,小小的攤位蔬果種類並不多,數量也是當天賣完就沒了。賣了一、二十年的老闆說新蓋大樓之後,市場被分散,生意一定會受影響,但是也沒有想過要進去大樓裡面賣,因為排水差容易生蟲、空調也不夠強。另外一家水果攤則說:「如果想過要進去就不會在外面擺了」。
巷子的另一邊,捷運站出口正對面,也是有一家老招牌的紅豆餅店。阿嬤說因為路變多了,所以往來這條巷子的人變少了、來逛傳統市場的人也變少。近年來西湖地區的進步以及綜合大樓的新建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生意也沒有比較好。
一位住在附近、正在逛市場的小姐表示,現在新蓋的大樓比較乾淨,也吃過那裏的美食街,市場及大樓都會是他採購食材的地點,原則上是不反對新建的綜合大樓的。
留守在傳統市場的人們,無論是店家或是顧客,都有他們自己的理由。或許有些是迫於無奈,或許有些是地緣關係的依賴,甚至是日新月異的發展可能影響了他們的生意,但重要的是他們都留下來了,保護著這個傳統市場段殘的碎片。
也許轉型仍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但不可否認的是,西湖市場的進步確實為傳統市場的未來開啟了新的一頁。